问答题 综合题:位于我国境内某市的一家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拥有自己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2011年至2015年经相关机构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度有关经营情况如下: (1)全年取得销售电子产品的不含税收入7000万元,取得房屋租金收入200万元。 (2)全年购进与生产电子产品相关的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200万元、进项税额544万元并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抵扣;购进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属于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万元、进项税额8.5万元,并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抵扣。 (3)全年与销售电子产品相关的销售成本4150万元;全年发生销售费用1400万元,其中含广告费1100万元;全年发生管理费用600万元,其中含新技术研究开发费320万元、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75万元。(4)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400万元、实际拨缴工会经费9万元并取得专用票据,发生职工福利费支出7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支出13万元。 (5)全年发生营业外支出300万元,其中支付合同违约金6万元。(其他相关资料:该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17%,营业税税率5%,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2%,企业所得税税率15%,不考虑其他税费,金额单位: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当年该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合计金额。 (2)当年该企业实现的会计利润额。 (3)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共计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4)当年该企业广告费、业务招待费共计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5)当年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6)当年该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额。
问答题 综合题:某机器设备生产企业,2014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800万元,营业外收入8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35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500万元,营业外支出6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320万元,销售费用900万元,管理费用700万元,财务费用180万元,投资收益1000万元。当年发生的部分业务如下: (1)实际发放职工工资1500万元,含向本企业安置的10名残疾人员支付的工资薪金36万元。 (2)发生职工福利费支出220万元,拨缴工会经费24万元并取得专用收据,发生职工教育经费支出40万元。(3)发生广告费支出500万元,以前年度累计结转至本年的广告费扣除额为200万元。发生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80万元。 (4)取得经国务院批准,所在省财政厅财政补贴款100万元并已全额计入"营业外收入",省政府文件具体要求该资金专门用于某种设备生产技术的研发,企业对该资金及支出单独进行核算,当年尚未使用该资金。(5)向境外非关联公司支付与经营有关的担保费50万元,另支付不超过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借款利息30万元。 (6)取得股息300万元,其中含来自境内40%持股子公司的股息200万元(非上市居民企业);来自海外100%持股子公司的股息100万元(不考虑预提所得税),海外子公司已在所在国缴纳了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其他相关资料:除非特别说明,各扣除项目均已取得有效凭证,相关优惠及税收抵免已办理必要手续,不考虑税收协定的影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要求(1)至要求(7)回答下列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计算业务(1)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2)计算业务(2)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3)计算业务(3)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4)计算业务(4)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5)计算业务(5)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6)计算业务(6)应调整的境内应纳税所得额、境外已纳所得税款总额、当年抵免限额。 (7)计算该企业当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问答题 计算问答题:某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会计资料反映情况如下: (1)销售收入5000万元,销售成本4000万元; (2)增值税8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60万元; (3)房屋出租收入70万元; (4)销售费用180万元(其中广告费120万元); (5)管理费用35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26万元,研究新产品、新技术费用80万元); (6)财务费用14万元; (7)购买的企业债券利息5万元,从联营企业分回利润8.5万元; (8)营业外支出52万元,其中支付某商厦开业赞助费2万元,支付另一企业合同违约金3万元,接受技术监督部门罚款1万元,直接向受灾地区捐款10万元。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下列问题,每步均为共计金额。 (1)计算该企业2014年税法上收入总额; (2)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销售费用; (3)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管理费用(不包含加计扣除额); (4)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营业外支出; (5)计算该企业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 (6)计算该企业汇算清缴时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