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关于这一时期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项选择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投资办厂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兴起都()
单项选择题 有资料统计表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在前清光绪、宣统年间通常用五、六千人……这般工人的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甲午战后的上海,“劳工的出身地极不统一,来自全国各地,致使“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题 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农村开始生产供出口的大宗商品,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向荣,直到1949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这说明中国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