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课题名称】《梁祝》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①了解掌握什么是曲式和协奏曲。②掌握奏鸣曲式结构特点。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创新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风格交响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段的含义、演唱音乐片段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小提琴。 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教师用小提琴演奏《梁祝》爱情主题曲,让学生简单讲述《梁祝》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回忆、进入“角色”,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 ②用录音机播放磁带,进行音乐作品完整欣赏,结合多媒体出示板书。 ③教师讲解、引导、小结。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的控诉与鞭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历史影响: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板书。 小结与作业 (1)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
问答题 依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的教学过程,提炼出教学目标,并进行点评。 秋思 [教学过程] 1.背《秋思》。介绍作者及作品的历史背景。 2.讨论词的寓意和感情,有感情地吟诵(模仿古诗词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3.讨论《秋思》每一句中表现的声响(如乌鸦叫声、流水、西风、马蹄声以及表现人的哀叹、思愁的声音)和画面(有表现的),充分发挥想象力。分四组,每一组画一句(最后两句由一个组画)。建议小组共同构思,是共同画一幅还是每人单独画后集体评出小组代表画,用什么方法画,由学生自己定。 4.各组展示,介绍本组的构思,自我评价(比较满意和不足的地方),其他组分析和建议(如何修改)。根据时间决定是课上还是课下再修改。 5.分两组,每组用人、打击乐器(包括音条乐器,也可选用其他艺术类乐器)、各种自制声响为这首词编一个配乐朗诵,并排练成一个小作品,朗诵形式由小组决定。 6.各组表演,并围绕表现词的意境和感情方面来讨论、评价。 7.讨论:怎样用身体动作表现这首《秋思》?在配乐朗诵的基础上,用舞蹈来表现,分组设计并排练,教师到各组观察,主要是看舞蹈编排是否围绕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启发,但不能包办代替)。各组表演,并讨论、评价和修改建议。 8.为这首词配曲,先将词的节奏定下来,再给do、re、mi、sol、la五声音阶几个音,根据字的四声高低配曲调。学唱自己编配的歌曲。 9.教师出示由作曲家编配的歌曲《秋思》(已有谷建芬、舒泽池两个作品)。教唱歌曲(由于学生对词已非常熟悉,且尝试过自己编配,一般学唱会比较快)。 10.讨论作曲家歌曲的创作特点(可通过比较这两首风格各异的作品来分析,如节奏、曲调、音阶、音程、旋律走向,以及唱法等)。 11.全班分成舞蹈组、器乐伴奏组、唱和朗诵等几个小组,用作曲家写的歌曲进行创编。 12.创作一个诗乐舞作品《秋思》。先共同讨论一个总体构思,如选择哪一首歌曲,准备唱几遍,有无前奏、间奏、尾声(器乐)……然后分组创编、排练,再总排合成。 13.讨论和总结:(1)这首词的艺术特点。与所学过或知道的古诗词比较,也可与现代国内外诗词比较。(2)这个单元都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段?它们在表现这首词时有什么是共通的?(情感)又有哪些是不同的?(表现手段、形式)有什么特点?
问答题 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要求: 对以下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 京剧入门 [教学目标] 1.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2.了解京剧的一般常识,能够判断行当及唱腔。 3.能够随着录像学唱《唱脸谱》,体验京剧戏歌的演唱韵味。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行当及声腔,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判断京剧的声腔。 [教具] 多媒体展示台、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浑身是胆雄赳赳》。 二、检查作业 学生谈对京剧的了解:行当、唱腔、京剧的起源等。 三、新课 1.京剧的行当 先由学生谈了解的京剧行当都有哪些,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生(男性人物):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欣赏《空城计》中诸葛亮唱段,感受京剧的演唱方法及演唱风格。 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总结:老生用真声演唱,声音挺拔、苍劲,念白时用韵白。小生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风格宽亮中带刚劲,念白时用韵白。 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旦(女性人物):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学生根据图片判断"旦"行当中,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人物。旦行当中,青衣、花旦均用假声演唱,声音圆润、柔婉、妩媚。青衣用韵白,花旦用京白。 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净(威重、粗犷、豪爽、奸诈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正净、副净、武净等。 欣赏《包龙图打坐开封府》,感受京剧的演唱风格。 师生交流:正净用真声演唱,风格宽厚、雄浑,念白时用韵白。 大屏幕展示行当人物。丑(反派或诙谐、滑稽人物):文丑、武丑、彩旦等。 师生交流:丑重念白,多用京白,少用韵白,有时也用方言。 2.京剧的主要声腔 西皮:曲调高亢、激越、明快、流畅,在胡琴上的定弦是la、mi弦。 二黄:曲调平和、稳重、深沉、抒情,在胡琴上的定弦是sol、re弦。 学生活动:欣赏京剧唱段,判断行当。 欣赏《贵妃醉酒》中杨玉环唱段、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沙奶奶唱段、《穆桂英挂帅》选段《我不挂帅谁挂帅》、京剧《西厢记》中张生唱段。 3.京剧的念白 京剧的念白有京白、韵白。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学一学京剧中的京白与韵白。 4.京剧中的板式 京剧中的板式指节拍和节奏形式。强拍被称作"板";弱拍或次强拍称作"眼"。一板一眼为二拍子:一板三眼为四拍子;有板无眼为一拍子;无板无眼为自由节奏。 学生活动: 欣赏并演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判断行当和唱腔。 听赏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判断三个角色的行当和唱腔。引导学生尝试分角色表演《智斗》。 5.随录像学唱戏歌《唱脸谱》,引导学生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四、小结与课后作业 敲一敲"慢长锤",尝试着走一走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