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A.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C.西葡新航路开辟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甲午战争激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解决土地问题,而法国大革命时期是将土地分成小块,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后世的史学家们,有些人肯定了英国的做法,而有些人则肯定了法国的做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
A.运用现代化史观者肯定了英国,而运用革命史观者肯定了法国
B.采用道德标准者肯定了英国,采用生产力标准者则肯定了法国
C.虽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生产力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D.前者站在新贵族立场上看问题,后者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看问题 -
单项选择题
1815年英国制订的《谷物法》规定了禁止谷物进口的法令,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1846年议会在社会压力和新兴阶级的推动下终于废除了《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了保护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航海条例》。这说明当时英国()。
A.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B.国际关系的紧张引发了矛盾冲突
C.议会的立法权受到了工人民众的抵制
D.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助推了政策的调整 -
单项选择题
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A.毕昇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B.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
C.教会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
D.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