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材料一: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之制,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义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感偶语诗书者弃。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决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两则材料之主张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相同之处:都主张统一思想,禁绝异端邪说。
不同之处:前者主张“以吏为师”,后者主张“独尊儒术”;前者手段残暴,采......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按照材料二之主张,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文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问答题
材料一之主张导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事件产生了什么后果? -
单项选择题
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
A.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确定
B.教育大革命
C.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
D.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