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病案分析: 男性,47岁。因绞窄性肠梗阻行坏死肠段切除术,术后第6天病人出现恶心、呕吐,明显腹胀,无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体检:脉搏108次/分钟,血压112/88mmHg,体温波动于37.0-37.5℃。全腹部膨胀,未见肠型,压痛不明显,未闻及肠鸣音。 实验室检查:WBC5800/mm3,中性70%,血钠140mmol/L,血清钾3.0mmol/L。 EKG检查示:T波平坦,ST段降低。 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平片示肠段广泛扩张,未见气液平面。 临床诊断:肠麻痹。
(1)导致肠麻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通过对该病人的护理,希望达到何预期目标? (3)针对该病人应采取哪些针对性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
(1)导致该病人肠麻痹的主要原因是低钾血症。依据:①血清钾低于正常值(<3.5mmol/L),心电图变化符合低钾血症;②......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患儿男8岁,因浮肿少尿4天入院4天前初为颜面浮肿,次日累及双下肢,伴有少尿2—3次/日,量少,呈茶色,无尿频,尿急,尿痛,病来精神软,食欲减退,病前曾有右下肢外伤继发感染。查体T37℃P110次/分R34次/分W25kgBP137/95mmHg颜面,双下肢浮肿轻度(非凹陷性),心律齐,双肺底闻及细小湿罗音,腹软,略胀,肝肋下3cm,质软,无触痛,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尿常规RBC+++/Hp,WBC+/Hp,蛋白(-)。试题:1)写出该患儿的诊断。2)需进一步作哪些检查?3)简述治疗方案。 -
问答题
患儿男,4个月,因发热、咳嗽3天,气促、呼吸困难1天入院。查体:T38℃,R68次∕min,P164次∕min,神情,气促,三凹征存在,无发绀,双肺呼吸音偏低,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心音有力,未闻及心杂音。血常规WBC8.0×109/L,中性37%,淋巴63%,Hb114g/L,PLT130×109/L;CRP4㎎/L;胸片示肺透亮度增高,肺纹理增多。试题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分)2)需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2分)3)简述治疗方案。(3分) -
问答题
患儿,女,9个月,因发热,咳嗽3天伴气促1天入院。患儿3天前发热,体温持续在39~40℃(R)之间,咳嗽较剧,无痰,无抽搐。曾去当地医院就诊,用氨苄青霉素,头孢拉定静滴2天,无效。今起咳嗽加重并出现气急,哭吵不安,时有口围发绀,故转院。病来纳差,有咳嗽后呕吐,大便无殊,尿量偏少。既往常有“感冒”。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人工喂养,3月会抬头,6月会坐,现不能扶站。查体:T38.9℃HR162次/分R64次/分Wt6.5kg身长70cm头围45cm前囟1×2cm,平,乳牙未萌,面色青灰,唇绀,精神萎靡,点头呼吸,鼻翼扇动,三凹症明显,心率16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SM/6,向左背腋下传导,两肺呼吸音对称,背部闻及中、小湿罗音,腹平软,腹壁皮下脂肪0.8cm,肝右肋下3cm,剑下4cm,质软,边缘钝,脾未及,颈软,布氏征(—),巴氏征(—)血常规:WBC8.2×109/LN28%L70%Hb112g/LECG:左右心室肥厚 问题: (1)病儿全面诊断及诊断依据 (2)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