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海国图志》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2:曾国藩说:“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材料3:“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4: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3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3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2有什么进步?
【参考答案】
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材料1、2、3、4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
问答题
材料1中的“林尚书”是指谁?列举一件大事说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
单项选择题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新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A.从经书中寻章摘句
B.远离社会现实
C.主张重新认识世界
D.力主变革“祖宗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