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北宋时期,“海外东南诸番国无一国不贪(宋钱)。”沈括感叹“泄中国之钱于北者岁不知其几何”。北宋政府虽明令禁止“铜钱出外界”,但“法禁虽严,奸巧愈密”,铜钱外流难以遏制。北宋铜钱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失败的巨额赔款
B.榷场互市及走私猖獗
C.对外贸易的高度繁荣
D.朝贡贸易及笼络诸蕃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冯梦龙短篇小说“三言”大卖,激起了出版商野心。他们联系另一位通俗文学作家,凌初,于是《拍案惊奇》问世,市场一片叫好;书商见此,与凌商议,凌再次挥笔,写出《二刻拍案惊奇》。这反映了当时()。
A.商人文化眼光敏锐
B.短篇小说市场广阔
C.科举考试内容变化
D.市民阶层精神需求 -
单项选择题
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实现了该地郡县化的管理;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新疆建省;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1885年在台湾建省;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改为行省,下设府、厅、州、县。这些举措()。
A.旨在应对列强国家的侵略
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
C.表明清政府主权意识觉醒
D.实现了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 -
单项选择题
冯友兰先生认为"在三、四世纪间,曾有一批道家试图使道家思想靠近儒家思想";"在十一、十二世纪间,也有一批儒家试图使儒家思想靠近道家思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出中国古代思想的既"出世"又"入世"
B.前者被称为“新儒家”,后者被称为“新道家”
C.前者强调在政治上应当积极有为,为现实服务
D.后者体现了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要顺应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