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蒙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又如杜甫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美与人的审美观有关
B.美的东西是自相矛盾的
C.美的东西是变化的
D.美的东西是相对的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应该说,政策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预防和纠正市场盲目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像人生病一样,清热解表的药只能收到退烧降火之功效,要真正除去病根使其不再发作,必须先找到病源,所谓治标还需治本。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的曲折变化,其实已显示出单靠政策刺激,高增长难以继续维持。因此,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放缓,首先要做的不应该是仓促出台政策以刺激市场的表面兴奋,而是要从改革体制机制方面着手,排除阻碍经济转型的种种不利因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经济增长不能仅靠政策“刺激”,须从改革机制人手
B.刺激政策能维持短期的经济增长,却会给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C.刺激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须善用而不能滥用
D.经济发展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外部的政策刺激有害无益 -
单项选择题
PM2.5是空气质量的一个极关键指标,可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空气质量监测一直只检测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PM10),未将PM2.5纳入,而实际上,PM10大多难以穿越人体的防御系统进入到体内,远比PM2.5危险性小。我们城市中常见的灰霾天气,PN2.5往往是主因,这些还不到头发丝粗细1/20的颗粒物,它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不仅如此,PM2.5堪称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它成分复杂,多含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颗粒太小,它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
B.PM2.5比PM10更容易导致城市出现灰霾天气
C.PM10对空气质量有影响而对人体无害
D.应尽快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 -
单项选择题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屡打屡犯,层出不穷,以至于民众人心惶惶,甚至惊呼“找不到可以放心吃的东西”,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法律发力不够,惩处力度偏轻,涉案人员所付出的代价,和其造假、掺假所获得的利益不成比例,高举轻放般的惩处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法律震慑作用,反倒在客观上令其他造假者有恃无恐,令社会食品安全问题久治不愈。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
A.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无小事
B.严厉执法.治标又治本
C.维护食品安全,还公众一个放心的“饭碗”
D.维护食品安全,还需法律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