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
抗震设计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部总剪力计算值为8800kN;对于地震作用标准值且未经调整的各层框架总剪力中,24层最大,其计算值为1600kN。则各楼层框架的剪力经调整后最接近于()kN。
A.1500
B.1760
C.1920
D.2400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α最接近于()。
A.0.0172
B.0.020
C.0.022
D.0.024 -
单项选择题
由于结构布置不同,形成四个不同的结构抗震方案。水平地震作用分析时,四种方案中与限制结构扭转效应有关的主要数据见下表,其中Tt为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为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u1为最不利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u2为相应于u1的楼层水平位移平均值。试问,在抗震设计中,如果仅从限制结构的扭转效应方面考虑,下表中哪一种方案对抗震最为有利?()
A.方案A
B.方案B
C.方案C
D.方案D -
单项选择题
对建筑物进行水平地震作用分析时,采用SATWE电算程序,需输入的3个计算参数分别为:连梁刚度折减系数S1;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S2;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S3。试问,下列各组参数中(依次为S1、S2、S3),其中哪一组相对准确?()
A.0.4;0.8;0.7
B.0.5;0.7;0.7
C.0.6;0.9;0.9
D.0.5;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