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男性45岁,海南人。在田间干活后出现发热,T38.9℃,并有全身肌肉酸痛,持续6时后体温逐渐下降,感明显乏力。两天后再次发热,寒战,数小时后缓解,1周后出现酱油色尿,并伴头痛,嗜睡,恶心,呕吐,轻度腹泻。体检:T40℃,P96次/分,BP125/86mmHg,R22/分,巩膜黄染。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急性黄疽型肝炎
C.疟疾
D.胆道感染
E.急性肾小球肾炎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男性36岁。两天前突然发热,体温高达39.5℃,并有寒战,继之大量出汗,体温逐渐下降。有明显乏力,右上腹隐痛,食欲差。两天后再次发热,体温39℃。两周前(2001年9月)曾去广西出差。化验:血WBC9.5x109/L,RBC2.6x109/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疟疾
D.急性血吸虫病
E.急性胆囊炎 -
单项选择题
疟原虫侵入机体后,最主要破坏()
A.肝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红细胞
D.T 淋巴细胞
E.脑细胞 -
单项选择题
在疟疾热带流行区,多数居民虽一生受过反复多次疟原虫感染,但仍未产生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其机制可能为()
A.末激发足够的细胞免疫
B.末激发足够的体液免疫
C.疟原虫引起免疫缺陷
D.疟原虫毒力太强
E.疟原虫的抗原性太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