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有一宽浅河道,水深h = 1.5 m,断面平均流速U = 1.10 m/s,坡降J = 0.0003。已知床沙中值粒径为D50 = 0.6 mm,水温T = 20℃。实测垂线含沙浓度如下:
理论悬浮指标Z和实测悬浮指标Z1
【参考答案】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重力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哪些缺陷? -
问答题
长江中游某河段实测平均水深h=18m、水力坡降J=0.5/10000、平均流速U = 1.4 m/s、床沙质平均粒径为D = 0.25mm。黄河下游某河段的一组实测值则为h = 3.0 m、J = 3.5 /10000、U = 1.8 m/s、D = 0.05 mm。若水温为1℃,求粒径分别为D = 0.01、0.025、0.1、0.25、1.0、2.5 mm的颗粒在各河流中的悬浮指标量值,并以Z = 5为界限判断各粒径是否能够在相应的河流里起悬。(长江中D = 2.5 mm颗粒不可起悬;黄河中所有颗粒均可起悬) -
问答题
对于中能够起悬的各种粒径的泥沙,计算其在不同河流中的一半水深处,相对浓度在大小(Sv/S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