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东汉灵帝嘉平四年(公元175年),议郎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外树立刻有《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论语》等经书的石碑。历时8年,全部刻成。这些碑文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很多人争相抄写。这一措施()。
A.表明儒家经典已成为国家教科书
B.推动了印刷术的创新发展
C.促进了各地学术文化的交流发展
D.利于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后又命令蒙恬主持修建了一条由咸阳向北的“直道”,在云贵地区修“五尺道”,在湖南、广东等地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些举措()。
A.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B.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C.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集权
D.加强了中央政权组织 -
单项选择题
西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学生千余,来营救执法不阿的司隶校尉鲍宣,最终鲍宣免于一死。东汉晚期,陈蕃、李膺等人反对宦官的黑暗统治,得到太学生的支持和响应。这体现了汉代太学生()。
A.开始干预国家政治生活
B.使社会的弊政得以解决
C.是国家培养的监察人才
D.具有可组织性和影响力 -
单项选择题
春秋时期跋扈腾达的家族很多,以鲁国为例,著名的有季孙氏家的南蒯、阳虎,叔孙氏家的侯犯,孟孙氏家的公孙宿等,他们占据城邑,执掌国命,地位和权势远在公族国亲之上。这表明当时()。
A.诸侯势大威胁王权
B.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C.等级制度渐趋瓦解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