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浮士德》的5个场景是()。
A.对知识的追求及厌倦陷入精神危机,深感绝望。浮士德对追求知识这种人生方式意义的怀疑,对知识的追求不能给人以终极的满足
B.对爱情及感官享受的追求及挫折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不能给浮士德带来终极的满足,人生的最高意义在爱情中无法找到
C.对济世理想的追求及失败宫廷中,希望从政。假面舞会,虚伪的人格、虚伪的表演
D.对古典美理想的追求及幻灭回归古希腊,从中发现新的精神源泉的精神寻根之旅。浮士德和海伦的孩子欧福良,以拜伦为原型,生命脆弱短暂、躁动
E.对创造性事业的追求及最后的断案对创造性事业的追求及最后的断案
相关考题
-
多项选择题
歌德作品《浮士德》()。
A.取材于16世纪的民间传说
B.从1773年开始构思,1790年发表片断,1806年发表第一部,以后20年构思第二部,1831年最终完成
C.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D.体现了歌德一生的思想发展历程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E.是欧洲从文艺复兴以来300多年间思想文明进程的写照 -
多项选择题
歌德的创作历程是()。
A.狂飙突进时期。创作有诗剧《普罗米修斯》(未完),剧本《铁手骑士葛兹》,及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和一些抒情诗,体现狂飙突进的反叛精神
B.古典”主义时期。放弃了“狂飙”式的幻想而追求宁静和谐的人道主义理想,完成了八部重要作品,如《哀格蒙拉》和《伊菲格尼亚》,并写作《塔索》和《浮士德》片断
C.合作的十年1794年与席勒订交,一起办剧院、编杂志、作诗歌,并写出了《威廉•退尔的学习时代》,长篇故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和诗剧《浮士德》第一部
D.晚年隐居写作时代,先后完成了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长篇小说《亲和力》,自传《诗与真》等作品,整理出版了与席勒的通信,以及诗剧《浮士德》第二部 -
多项选择题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A.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的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
B.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诗人
C.十八世纪启蒙文学代表人物
D.被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