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二:并不是恨满洲之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
材料四: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
据材料一、二、四分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
材料一、二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并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材料四未提出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
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
单项选择题
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D.高度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纲领 -
单项选择题
孙中山说:“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孙中山先生发表上述言论的时间大致是()。
A.1894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2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