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S公司的多样化经营
S公司在五年前还只是一家十几人的小工厂,只有一种电子产品,年产值只是一百来万元。1992年,该厂抓住机遇,果断地进行产品开发,在原产品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电脑操纵技术,研制成功了一种新产品,并获得国家专利。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产品迅速占据市场,并显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3年和1994年连续两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进展的势头强劲。
然而,进入1995年,该公司主管局下属的印刷厂、化工厂、制衣厂陷入逆境。专门是其中的印刷厂,由于人员与设备均明显老化,已全然不可能跟上当时印刷行业猛烈竞争的步伐。为此,主管局领导多次开会讨论,最后决定把这三个厂划归S公司,并规定不能采取关、停、并、转的做法,要求S公司带领三个厂扭转局面、同步进展。
接管了三个处于逆境的企业后,S公司实际上被迫走上了多样化经营的道路,不得已先后注入资金几百万元,同时抽调了部分原公司的骨干力量去分管这几个厂,期望能扭转局面,让领导中意。两年后,也确实是1996年底,形势的进展,使主管局领导不得不又坐下来,认真倾听职工们的意见,考查企业的实际情形。结果表明:通过两年的努力,不仅原采的三个亏损厂没有明显的进步,甚至连S公司的业绩也出现滑坡的趋势,其中两年来S公司的效益缺失足以抵上三个厂的总亏损。
S公司所进行的多样化经营未获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A.没有资金投入
B.治理力量缺乏
C.公司领导不重视
D.行政干预而非企业自主决策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治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单项选择题
对美国治理学家坦南鲍姆和施莱特所表达的主管者——非主管者行为连续流,下列讲法不正确的是()。
A.领导方式有各式各样的
B.它描述的是以领导人为中心到以下属于中心的一系列领导方式
C.领导方式确实是在两种或多种方式种选择一种正确的方式
D.领导方式要受到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
单项选择题
选聘主管人员的途径中,“外求制”的缺点是()。
A.若组织中有胜任的人未被选用,不产生不公平感
B.增加了被聘用者理解组织的时间过程
C.由于对应聘者专门难深入了解,有时会过多地注重学历、文凭等
D.增加了组织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