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

华日公司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专门研发、生产和销售户外LED屏幕。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在本省占有率达到40%,控股子公司有8个,总经理由职业经理人担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孙某深感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公司给办公大楼都安装了24小时监视系统及门禁系统,为贵重资产采取了双重保管的保管制度(即必须两人同时出现才能取得某些资产)。公司有一套完备的员工业绩评价体系,并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晋升、评优的依据。华日公司除建立以上制度外,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还建立了如下制度:(1)为了加强资金管理,公司规定单笔资金使用在20万元以下的,由财务总监审批,单笔资金使用在20万元以上的,由总经理审批。(2)出纳人员李某负责根据资金收付凭证登记日记账,会计钱某根据相关凭证登记有关明细账和总账。(3)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制度,采购需求方提出申请,由相关权限部门或个人进行审批。对预算内的采购,严格按预算执行进度办理手续;对于超预算的采购申请,在办理请购手续后,报相关权限部门或个人审批。要求:(1)简述华日公司上述制度涉及的控制活动;(2)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简要分析华日公司制度建设中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和相关的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

(1)①财产保护控制。华日公司给办公大楼都安装了24小时监视系统及门禁系统,为贵重资产采取了双重保管的保管制度。②绩效考......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问答题 东海房地产公司创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南方甲省。公司成立之初,创始人张总认为,虽然房地产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未来会步入一个较长的黄金发展期。因此,张总决定借中国房地产业大力发展之势,力争3年内销售额达到30亿元、6年内达到100亿元,成为甲省的房地产业龙头老大。张总判断,未来房价、地价都会大幅上涨,所以公司快速、高价拿地,四处出击。公司自有资金不足5亿元,剩余资金全部由银行贷款解决,负债率偏高。为了缓解快速发展带来的现金流压力,公司从拿地到销售回款的时间间隔短,仅为几个月,而且拿到销售回款,再去购买土地,进入下一循环。截至2005年,公司年销售增长率为100%,可持续增长率为40%,年资本回报率为12%,资本成本为8%。2006年后,公司决定大举进入外省二线城市,新建多家外省的子公司。东海公司单纯追求快速增长,导致房屋质量存在不少瑕疵,并经常延期交房。这促使公司销售回款急剧下滑、现金流紧张。公司在对外省急剧扩张中,组织结构设计存在严重问题,很多子公司失控,出现总公司对其年度财务预决算不知情、大额资金被挪用、重大违规担保、不经总公司批准随意处置主要资产等现象。2006年以来公司年销售增长率大幅下降为35%,可持续增长率下降为15%,年资本回报率下降为5%,资本成本上升为13%。公司在2011年陷入了财务危机。要求:(1)简要分析东海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搭配情况及相关建议。(2)简要分析2006年前和2006年后东海公司的业务在财务战略矩阵中所属的象限及财务状况,并说明各自可采取的应对措施。(3)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一组织架构》,简述东海公司解决子公司失控应采取的措施。

问答题 某空调制造公司,它属于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属于“二级梯队”的阵营,公司真正的发展从1996年开始,公司过去五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0%。但是公司的领导意识到国内空调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的“保本点”在逐年上升,而且公司的增长率正趋于下降态势,如果不改变现在比较落后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公司的发展将会受阻,这对于一个中小型公司来说,在产业重新“洗牌”的过程中会遭遇被淘汰的境地,于是公司领导开始进行变革。变革一开始,公司领导就要求全体员工在“一张白纸上重新开始”,由于公司现状基本上是传统的“人制”的管理方式,公司领导要求设计一整套科学的、规范化的、能够支持公司快速发展的管理体系。由于公司规模不大,而且员工都非常年轻,员工的素质也比较高,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变革项目进行得非常顺利。要求:(1)简述选择战略变革的时机的三种类型,并确定该公司战略变革时机的所属类型。(2)简述战略变革按性质划分的两种类型的含义,并确定该公司实施的战略变革的性质。(3)简述战略变革的种类,并简要分析该公司实施的战略变革的种类。(4)简述战略变革的模式,并简要分析该公司实施的战略变革的模式。

问答题 生意火红的火锅连锁店海底捞,继2012年在新加坡开设首家海外分店之后,又于2013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阿卡迪亚开设首家美国分店。在中国,海底捞就是凭借它对顾客无微不至、个性化的服务而在中国众多餐饮同行中独树一帜,由一家四川本地小规模火锅店发展成遍布全国各地的火锅连锁店。在美国市场,百胜餐饮在收购了火锅连锁店小肥羊之后,已经在美国开了12家门店,加上阿卡迪亚50%人口都是亚裔,可以说,海底捞在美国已经有了一定的顾客基础,不会遇到毫无顾客基础的风险。而且,海底捞的CEO张勇表示,美国人最棒的就是他们有极强的好奇心。海底捞可以凭借其特色服务和在中国的名声吸引到美国顾客的眼球和好奇心。虽然海底捞有丰富的市场扩张经验,但是由于中美之间的巨大差异,海底捞进军美国还是会遇到不少挑战。首先是美国的高成本,包括餐饮人力成本、原材料进口等,高额的人力成本对于海底捞这样以服务为先的企业显得尤为突出。此外,海底捞还会面临中美各方面的差异,但他们似乎已经做好调整的准备。在菜式设置方面,海底捞媒体负责人陶依婷表示,海底捞在美国的直营店将在经营思路上有所创新,虽然依旧主营火锅,但菜品设置上将重新定位,包括取消一些北美消费者不能接受的器官类肉制品、改变锅底口味等。在用餐方式方面,CEO张勇说,他将向美国客户提供单人使用的锅,而不是中国人使用的大锅,因为西方人用餐更加注重用餐者的个性化选择和卫生安全。特色服务也未必都能保留,在餐厅做美甲就不太可能得到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批准。海外员工的招聘与培训也是一大挑战。同时,海底捞沿用在中国市场对互联网的运用,计划设计配有两块巨大纯平显示器的私人网络用餐包房。这种包房专为商务人士所设,顾客可以一边吃火锅一边Skype聊天,通过这种方式顾客可以跨地域进行商务会议。然而,海底捞还需要考虑一个根本差异。海底捞以“顾客至上”为宗旨并以其备受欢迎,然而,欧美餐饮业更讲究服务适中,美国人更注重个人隐私和社交距离,因此,海底捞服务员一边帮顾客捞取食物一边和顾客闲话家常,用餐过程中不断换热毛巾、添饮料这些在国人看来贴心细心的服务,也许在美国人看来会过于热情,也就是说,特色服务在美国市场未必适用。最后还有一个价格定位的问题。海底捞把在美国市场的人均消费定在40-50美元,主打中高端市场。而在海外80%以上的一般中式餐饮消费者是华人,人均消费大概在20-30美元,主打中低端市场。因此,消费价格的差距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验。要求:(1)简要说明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的显著特征,分析海底捞在美国开设首家分店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的显著特征。(2)简述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主要模式,分析海底捞进入美国市场所采用的进入方式及其优缺点。(3)简述新兴市场本土企业可供选择的战略类型及其内涵,分析海底捞进入美国市场所采用的战略类型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