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在书(《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他认为时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社会是“据乱世”,而要达到所谓的“太平世”,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就必须先对“据乱世”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升平世”。
材料二: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材料三: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了一层次。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一层次”的主要表现。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知识精英向西方学习的另外两个层次。
【参考答案】
主要表现:变革中国政治制度。
两个层次:科学技术(器物);思想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
问答题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康有为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太平世”的理想? -
单项选择题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
